1月3日,从中国烟草总公司传来喜讯,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降低国产白肋烟、马里兰烟TSNAs含量关键技术研究”等两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2017年度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项目之一,自2011年2月正式启动,于2016年12月完成,由我院和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参与单位涉及中国烟叶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湖南省烟草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烟草公司、山东省烟草公司、江西省烟草公司、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烟草工商企业和科研单位,项目首席专家为我院烟草学科学术带头人、烟草行业烟草栽培学科带头人刘国顺教授。浓香型烟叶是中式卷烟的主要原料,也是国际市场优质烟叶的主体,其香韵突出、醇厚丰满、余味舒适的品质特征,是中式卷烟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各卷烟品牌配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调香作用。近年来,受我国烟叶产区的生态条件、土壤质量、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浓香型烟叶的质量和数量一直不能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需求。在项目实施的近六年间,项目组在河南、湖南、安徽、山东、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等八大浓香型烟叶主产区围绕浓香型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物质代谢途径、品种筛选利用、栽培与调制关键技术、规模开发与工业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创新、技术集成和工程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累计制定相关标准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件,公开发表论文41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出版专著6部。该成果解决了困扰我国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根本问题,有力提升了浓香型烟叶的原料保障能力和水平。
“降低国产白肋烟、马里兰烟TSNAs含量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上海烟草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与我院等单位共同主持,我院史宏志教授团队参与完成了烟草TSNAs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上述科技成果是我院烟草学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近年来我院承担完成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增强的集中体现。我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总结提升,争取在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好成绩。(文/丁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