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相涛在会上致欢迎词。他首先对各位委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肯定,并希望各位委员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和支持生物炭中心建设和发展。特别强调我校烟草学科为国家烟草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土壤碳氮调节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并与河南惠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力促进了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随后为实验室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任天宝博士做了生物炭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回顾了生物炭技术重点实验室三年来的工作,系统总结了生物炭中心在研究目标、组织机构与管理、研究工作与产品研制成效、设备技术集成与创新、实验室平台建设、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生物炭实验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和未来发展规划。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生物炭技术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热烈讨论,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并对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等提出了宝贵建议。生物炭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谭金芳教授做了总结性讲话,对学术委员会委员们的指导和建议表示真诚感谢,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
刘彦斌会上讲话,他指出,河南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几年来所取得科研成果振奋人心,对我省甚至全国的土壤保育、秸秆植烟利用、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物炭中心发展他提出二点建议:一是做好土壤保育技术科技成果的熟化,建立新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强技术与产业融合;二是强化科技成果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联合其他生物炭中心平台共同发展,实现生物炭中心更好发展。
最后,生物炭中心和生物炭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国顺教授做会议总结。他感谢到会专家的恳切建议,并代表实验室对学术委员会长久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本次会议对生物技术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将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总结和改善。
学术委员会会议结束后,佛山科技学院王海龙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孟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武雪萍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生物质炭在农田土壤养分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生物炭基有机肥料标准讨论》和《有机物料对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调控机制》的学术报告,并与研究生了进行交流。

另外,在1月10日,在生物炭中心举行了植烟土壤碳氮平衡研究方向2018年研究生年会,经过精心组织和初评,共有16名研究生参与,每位研究生汇报交流。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比,分别评出了学术报告一至三等奖和优秀奖。本次研究生论文评选旨在为植烟土壤碳氮平衡研究领域的师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造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新颖独特的科研思维,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文/图:任天宝)